注漿管廠家提示大家,注漿管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:
1)注漿孔的鉆孔孔徑一般為70~,垂直偏差應小于1%。注漿孔有設計角度時,傾角偏差不得大于20″。
2)注漿壓力一般與加固深度的覆蓋壓力、建筑物的荷載、漿液粘度、灌注速度和灌漿量等因素有關。注漿過程中壓力是變化的,初始壓力小,最終壓力高,在一般情況下每深1m壓力增加20~。
3)若進行第二次注漿,化學漿液的粘度應較小,不宜采用自行密封式密封圈裝置,宜采用兩端用水加壓的膨脹密封型注漿芯管。
4)灌漿結束后要及時拔管,否則漿液會把管子凝住而增加拔管難度。用塑料閥管注漿時,注漿芯管每次上拔高度應為,花管注漿時,花管每次上拔或下鉆高度宜為。拔出管后在土中留下的孔洞,應用水泥砂漿或土料填塞。
5)灌漿的流量一般為7~/min。對充填型灌漿,流量可適當加快,但也不宜大于/min。
6)在滿足強度要求的前提下,可用磨細粉煤灰或粗灰部分替代水泥,摻入量應通過試驗確定。一般摻入量約為水泥重量的20%~50%。
7)為了改善漿液性能,可在水泥漿液拌制時加入一些外摻劑,如加速漿體凝固的水玻璃,一般摻加量為0.5%~3%;提高漿液擴散能力和可泵性的表面活性劑(或減水劑),用三乙醇胺等,其摻入量為水泥用量的0.3%~0.5%;提高漿液的均勻性和穩定性,防止固體顆粒離析和沉淀而摻加的膨潤土,其摻入量不宜大于水泥用量的5%。
8)冒漿處理。土層的上部壓力小,下部壓力大,漿液就有向上抬高的趨勢。灌注深度大,上抬不明顯,而灌注深度淺,漿液上抬較多,甚至會溢到地面上來,此時可采用間歇灌注法,即讓一定數量的漿液灌注入上層孔隙大的土中,暫停灌注,讓漿液凝固,幾次反復,就可把上抬的通道堵死,也可加快漿液的凝固時間,使漿液出注漿管就凝固。
工作實踐證明,需加固的土層之上應有不少于1m厚的土層,否則,應采取措施防止漿液上冒。